乌克兰军队使用M270远程火箭炮的画面首次曝光。这批M270火箭炮数量是4门,没有公布是哪个国家支援的,但此前有英国和挪威都承诺向乌克兰提供M270火箭炮。
M270火箭炮采用履带式装甲底盘,12管,火力比海马斯旺盛,越野性能好,但长距离机动需要使用平板拖车,远程机动性比较低,适合在某些跨度不大战区作战。
M270火箭炮的到来将曾强乌军的远程火力。近一个月来,乌军使用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的对俄军后勤弹药补给系统的打击,已经迫使俄军在距离前线更远的火车站装卸弹药和储藏弹药,这样就可以有效降低俄军前线的重炮和火箭炮火力密度。
M270和M142“海马斯”火箭炮理论上应该配备三种火箭弹,一是普通的M26型火箭弹,射程为42公里,配备多用途子母弹战斗部。二是M30式GMLRS增程制导火箭弹,配备子母弹战斗部。三是M31型制导火箭弹,配备高爆单弹头。后两种制导型火箭弹的射程为70公里,采用惯性+GPS的联合制导体制,末端打击精度为米级。
目前乌军使用的M270都是根据奥斯陆集束炸弹公约要求改装了的阉割版,只能发射M31单弹头卫星制导火箭弹,没有子母弹发射能力,因此只能打击堡垒工事弹药库指挥中心等目标。
M26子母弹和M30制导型子母弹比较适合打击装甲集群目标,每枚火箭弹的战斗部装有644枚炸弹。一辆M270一次齐射,可在目标区域内投下7728枚子炸弹,能毁灭一平方公里区域内的目标,威力十分惊人。
乌克兰方面认为美国提供的海玛斯数量太少乌国防部长曾喊过美国,要求至少要提供100门海玛斯火箭炮才够用,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全部库存的20%左右。
但美国方面提醒乌克兰应该更多地关心这种火箭炮的弹药供应,而不是发射车。即使有100辆发射车,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可发射的弹药;那么也只是废铁一堆。
M31制导型火箭弹是很贵的,美军自己采购大约9万美元,按照租借法案提供给乌克兰,估计记账价格要翻一番。一次12枚的满管齐射需要200多万美元。
正在研制的预计今年投产的射程150公里的ER GMLRS(增程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)火箭弹更贵,美国曾计划在2021-2024财年花费43亿美元购买近2.9万枚制导火箭弹,每枚火箭弹单价接近15万美元。
前美国欧洲陆军司令部司令和第七军司令马克赫特林中将曾表示,16辆海马斯发射车,每辆车每次发射6枚火箭弹,再加上4辆M270火箭炮的12管,每天只进行两轮齐射计算,一个月时间乌克兰人会消耗掉8600枚火箭弹。(实际上没有那么多,有分析认为半个月以来,乌克兰方面利用海马斯火箭炮发射了大约2000~3000枚火箭弹。)
而迄今为止美国洛马公司已经生产并向美国陆军和外国客户交付的M30和和M30A1 GMLRS制导火箭弹的数量大约为5万枚,但这些火箭弹并没有提供给乌克兰。支援乌克兰都是比较新的单弹头的M31制导型火箭弹,美军自己才有1万多枚。
也就是说,即使乌克兰人省着点用,20门M270和M142海马斯作战一个月就要打光美军现有的库存量。8600枚火箭弹的花费大约是15亿美元,这种消耗强度估计美国人也得肉疼。
目前,只有中美俄等陆军强国都在进行远程精确制导火箭炮的竞争,中国有幸处于顶尖行列。
美军现役的M30/31型GMLRS制导火箭弹的射程只有70公里,更远射程的150公里的ER GMLRS(增程型制导多管火箭炮系统)需要在今年才能投产。而中国陆军早已大量列装了射程150公里或300公里的精确制导远火。
中国的新型远程火箭弹已经实现了超高精度制导,即小型惯性导航系统+北斗卫星定位导航+激光末制导的复合制导系统,末端精度可达米级。实现了大火力密度,即箱式装填、多管齐射+多种战斗部。
而且,中国的远程制导型火箭弹的优势是拥有全套技术,中国拥有自行研制的比价廉价的北斗导航定位卫星的应用芯片,有自主掌握的廉价型捷联惯导系统,因此中国生产的性能更好的远程火箭弹的价格反而更低,只有中国远火香又甜。